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選單開關

:::

大吉村

列印[另開新視窗]
大吉村

五結鄉鄉行政區域

鎮安村

大吉村

二結村

協和村

三興村

孝威村

上四村

錦眾村

四結村

季新村

中興村

利澤村

五結村

成興村

福興村

 
  

  

大吉村位於本鄉中北部,東與孝威村、協和村相接,西臨三興村、中興村,南為五結村,北隔蘭陽溪與壯圍鄉相鄰,全村面積3.8945平方公里。大吉村地名取自大旗尾之雅音,而大旗尾地名與地方開發史息息相關。根據文獻資料記載,大旗尾源自嘉慶十五年(1810),噶瑪蘭入版圖,三籍(彰、泉、粵)移民入墾,設九旗首,每結首各立一旗,以旗色為界,分區開墾,大旗尾為當時旗首所立大旗尾端的所在地。

  大旗尾地名由來已久,原屬於三結庄,日明治31年(1898),將三結庄分為頂三結庄、下三結庄及東霧罕,明治33年(1900)重新將下三結庄及東霧罕合併為下三結庄,光復後下三結庄分為三吉村及大吉村,民國67年(1978)重新調整行政區域,再次將三吉村、大吉村合併為大吉村。

  大吉村緊偎蘭陽溪,居民務農為業,聚落型態以集村為主,同姓聚集情形顯著,如姓林仔底、姓盧仔底等,尤其林姓為本村大姓。本村民風強悍,抗日名人林大北即出身於此,日治時期在日人觀念的灌輸下,鄰近村里的老一輩仍然稱林大北是土匪頭,尤其鄰近的92城人常遭大旗尾人欺負,所以以前92城人常說:『大旗尾土匪頭,很猛,92人較善良』。即至今日,大旗尾囝仔在鄉民的印象中,依然是個性猛烈。

  光復初期三結人以學獅陣、念歌仔(歌仔戲)與子弟戲(北管)為娛樂,每到夜晚時分,庄內就熱鬧無比,四處鬧烘烘,只可惜如今已式微。

  水尾城:位處萬長春圳三結圳水尾地帶,即三結廟前圳道下游,因本村水道均於此流向黑水港,故稱之為水尾城,本區居民以林姓為主,附近有一姓林仔底。水利調查契約文書記載:道光十六年批明十四份、水尾消水之處,公議應歸圳戶,由此文中可知,水尾即消水之處且在道光年間已經開墾。而如今,水尾城依然保持著寧靜悠閒的農村風光。

  十六甲:位於水尾城左側近溪處,昔時以種植甘蔗為主,地名起源不祥,應與土地開發有關,日治時期,因二結糖廠緣故,本區也以種植甘蔗為主,因此當地口傳為種植十六甲甘蔗而名之。

  牛廍仔:位於水尾城東北側,地名由來源於日治時期於蘭陽溪畔大量種植甘蔗,本區為蔗廍所在,當時以牛推石磨,因而稱之為牛廍仔。當年石磨現埋於三吉路國民住宅旁。

  宅仔:位於大吉路姓林仔底,屬集村聚落,規模頗大,昔日林姓家族在此經營蔗廍,因而稱之為廍宅。日治時期因抗日份子林大北出身自此,此蔗廍乃遭日人以火燒毀。此處曾設有一紀念石碑,如今已佚失,不知下落,林大北的後代也大都搬離此地,僅留墳塚於此,供後人景仰。

媽祖間:位於大吉路順安宮附近聚落,以廟得名,因當地居民信仰中心-順安宮主祀天上聖母,乃民間俗稱媽祖,故附近居民習稱本區為媽祖間,順安宮創建初期原為草寮,後經多次翻修呈現貌,與林氏宗族關係密切,為當地居民信仰中心。

  五崁:位於大吉東路帝君廟前,居民以林姓為主,原有一姓林仔底。因地景呈現五個波崁的小地形而得名,另一說為帝君廟前的小河道上,昔時曾設有五個階梯到河面,方便居民取水使用,故稱之為五崁。綜合以上二種說法皆與地形有關,但當地也有一些耆老認為,五崁為五崁店之意。指本處原有五間店,為居民貨物交易的地方。尤其以前陸路交通不便,居民皆搭船行水路來此交易購物。附近帝君廟原為福德廟,創建於清同治年間,為本地居民信仰中心。

  崁仔腳:位於三吉路西北方,五結排水線二結支線西北側,本區昔時為蘭陽溪溪埔地區,地勢較低,相較周邊地勢,有明顯落差,因之稱為崁仔腳。本區的土地利用以稻作墾植為主。

  大坵園:位於大吉路五結國中南側,今國際花園新城位址,昔時因農作面積廣大,故稱之為大坵園,因本區地勢較高,灌溉水源較難引入,土地利用以旱作為主,日治時期本區以甘蔗種植為主,形成「大坵」甘蔗「園」。

  大旗尾:宜蘭有句俚諺:「風吹大旗尾,捲東捲西。」即指本區,位於大坵園前端,五結村與大吉村交界處,在清代屬二結堡大旗尾庄。大旗尾源自清嘉慶7年(1802),三籍移民入墾,設九旗首,每結首各立一旗,以旗色為界,分區墾植,大旗尾即當時旗首所立大旗尾端之地。另有一說為原大吉村地形成三角旗狀,本區正位於三角頂端,故名之為大旗尾,根據當地居民口述,本區土地重劃前,從坡腳直向三結交接處,再轉向五結派出所,地形成一支三角旗狀,因此得名。本地名常出現在萬長春圳水利契約書中,其中一篇記載:道光15年(1835),大旗尾庄佃人陳興、陳維桃、陳盛、陳萬福、林侯、林安邦、林跳、林廣懷、林仲語、林喜浪、陳炭、林邦等因承襲大旗尾埔地,乃請萬長春圳戶砌築圳道,飲水灌溉通流。(埤圳調查)由此判斷,昔時大旗尾於道光年間墾闢成田,同時也可從契約書上得知林、陳為本區主要姓氏,其中林姓更是聚族而居,形成數個姓林仔底。

  附註:萬長春圳,因春興作得名。其圳寬2丈4尺,長3千餘丈。從東勢鹿埔溪開濬,截引小叭哩沙喃溪水,中分二支:一從北轉東,自清水溝經頂一結、頂二結,至頂三結止。一從正東,由歪仔歪、田心仔、竹林仔、頂四結、掃笏、茄荖標,至下八結,九十二、一百甲、大埔、榕仔腳(松仔腳)、茅仔寮等莊止,約灌田九百餘甲。每年各佃貼納租榖,以為圳長修費。-摘自噶瑪蘭 廳志

  旗仔尾:位於大吉路與大吉東路交會處,因位於大旗尾的尾端,所以稱之為旗仔尾。但也有居民認為地名的由來與地形有關,根據地方耆老描述,當時旗仔尾附近正好有塊三角形田地,一邊為黑水港,由後街流出直直劃向本區彎角處,另一邊彎彎曲曲成不規則狀,二者於此會合,形似三角旗,本區正位於旗子的尖端處,因而得名。

  姓盧仔底:位於五結中路西側的集村聚落,為盧姓同姓聚落,根據萬長春圳水利契約書記載:當時大旗尾庄首事為盧春、許爽、林炎山(埤圳調查),另外盧春也列名在協和村大埔石板橋的石碑文捐款人,由此可斷定盧家應為當地頭人。同時根據當地耆老描述,盧姓家族昔為當地望族,相當富裕,不僅構築私人堤防(指堡岸頭)保護自家田園外,更於家園外種植三層荊竹為圍牆,同時設鳥瞰台,預防番人來襲。

  下三結:位於三吉路上,屬於三結庄範圍。地名與所有『結』的地名相同,與當時開墾制度有關。頂、中、下指所在的區位,一說與水流方向及地形高低有關,另一說為開發先後的順序,頂指先開發者,下即後開發者。通常地勢低、排水差的地區,也會較晚開墾,本區名為下三結,可知其地勢較為低漥。

 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