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澤村位於本鄉東南隅,東隔台2線與成興村相接,南與蘇澳鎮為鄰,西為冬山鄉,北接協和村,全村面積2.4691平方公里。
利澤村名來自利澤簡,清時利澤簡堡範圍廣大,除利澤簡民庄外,尚包括馬賽的蘇澳地區,目前利澤村的範圍則包括五十二甲和利澤簡二庄,日明治31年(1898)將利澤簡庄分為利澤簡和下福,明治33年(1900)又將二庄合併恢復原稱,大正9年(1920)利澤簡同五十二甲改為大字,下轄利澤簡及下福二小字,光復初期,五十二甲及利澤簡小字合併為利澤村,下福單獨成為下福村,民國67年(1978)重新調整行政區域,再次將下福合併進來,仍稱利澤。
利澤簡原為噶瑪蘭族社,因漢人入墾,而遷往他處。因利澤簡位於冬山河舊河道旁,本地設有渡船口,帆船進出運貨便利,成了溪南地區重要的商業重地,貿易範圍包括鄰近的壯圍、冬山、蘇澳及內陸的羅東,一時商賈雲集,街肆繁榮,鄉民皆乘駁仔(手划船,形似傳統龍舟)來此買賣交易。
但隨著陸路交通的開通,火車運駛,水路沒落,本地商業也隨之蕭條,僅留下幾幢典雅建築為昔日繁華時光作見證。而原本地勢低漥的五十二甲內如今也成冬侯鳥最愛的溼地。
近年來,社區營造活動在台灣各地興起,利澤地區的居民不願利澤簡的風華就此消逝,因此地方人士於民國85年(1996)結合利澤、季新、成興三村居民共同成立利澤簡文教促進會,展開利澤簡新風貌的打造工作。企圖從舊傳統中尋找新活力,也從傳統民俗活動、媽祖廟廟慶等主題切入,舉辦多項活動,不僅獲得大家的認同與肯定,也成功的凝聚社區意識。
促進會運用利生醫院二樓空間作為社區圖書館,也闢出一個空間當辦公室,這個空間不僅是青年學子用功的地方,也是居民交換意見,啟發活動創意的所在。相信在促進會與社區居民的團結努力下,利澤人夢寐尋回具文化氣息、地方特色的生活園地,將逐步實現。
利澤簡:又稱里德幹,奇利簡。即指今利澤社區,原為噶瑪蘭族利澤簡社居住之地,利澤簡(Hedekanan)噶瑪蘭語原意為休息之地。咸豐年間遷移至加禮宛社舊址。後為漢人街肆所在,當地漢人又稱此地為奇力港(台語港與簡同音)本區原為冬山河河道上的渡口,船駛入港口,時常擱淺,因請媽祖庇佑才得以順利通過,為了彰顯媽祖神力而稱為奇力港。也有另一相似傳說,為清康熙皇帝敕封12尊天上聖母,由福建省莆田縣的聖母廟分靈到台灣,其中一尊駕臨於此,但港內水淺,船隻在海上漂流,船員向媽祖禱告,不久海水上漲,船隻得以駛入,順利奉安祀奉天上聖母,因此當地居民將此發生奇蹟之地稱為奇力港,不過這僅是穿鑿附會的美麗傳說罷。
利澤簡原為溪南地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,水路上通冬山,下達加禮宛港口。港口商船往來頻仍,貿易範圍包括艋舺、鹿港,甚至大陸福建沿海的廈門、福州等地。因此利澤簡街上商家林立,商行、米店、打鐵店、棉被店等紛紛設立,甚至流流社人也來此開設雜貨店並建立基督教堂。但時光流逝,隨著輕便車、火車開通,造成水路交通沒落,利澤老街也隨之凋零,如今冬山河截彎取直,舊河道填土建設,更使人難以想像利澤老街曾經臨靠冬山河,只剩部分斑駁的牆面裝飾,依稀可以想見當年繁華、熱鬧的景象。而利生醫院門口的渡船口也成了柏油道路,只留下風格典雅的利生醫院作為歷史見證。利澤路上的永安宮,為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,創建於清道光6年間(另一說為康熙年間由福建湄州媽祖廟分靈而來),主祀天上聖母,俗稱媽祖廟或媽祖宮,為溪南最古老的廟宇之一。往昔這兒時常廟慶,幾乎天天扮戲,作戲時,村民總是往看戲的友人肩上一拍,邀其到家中作客,因此當時流傳著「田庄看戲換肉,利澤簡看戲換打」這句俗諺。如今雖然盛況不再,不過農曆正月15日舉辦一年一度的八大庄「走尪」競走活動,還是本地非常重要的廟慶活動。
註:八大庄包括利澤簡、清水、成興、新店、加禮宛、下福、寶斗厝、埤仔尾。
五十二甲:位於利澤老街西方,冬山河南側,相傳昔日開墾的土地面積有五十二甲,因而得名。根據噶瑪蘭廳志記載:「五十二甲溪四水匯聚成渠,至奇利簡渡頭,合加禮遠港入海,以田得名。」本區原為冬山河舊河道流經之地,水患嚴重,長久以來皆為低窪濕地,如今大部分稻田已成沼澤地,成了候鳥與水鳥的絕佳棲息場所,候鳥季時,常可見綠頭鴨、琵嘴鴨、蒼鷺等身影。
下福:位於下福路(台2丙)福德廟附近的農墾集村聚落,地名由來不詳,根據研判應與福德廟有關。下福有二大聚落,一為何厝庄,一為茶仔園。
何厝庄:位於下福路(台2丙)福德廟附近的農墾集村聚落,因該區為何姓同姓聚落而得名。
茶仔園:位於下福路(台2丙)賴金成舊厝附近,本處曾栽種茶園,因而得名。
陸軍路:位於利澤國中旁,因過去海岸邊設有軍營,路上經常有軍車、士兵出入,因而稱之為陸軍路,但也有別的說法認為這條路本身即是海岸防線,所以得名。
磚仔窯:今五結示範托兒所一帶,昔日本處曾設有一座磚廠而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