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選單開關

:::

季新村

列印[另開新視窗]
季新村位於本鄉東岸

五結鄉鄉行政區域

鎮安村

大吉村

二結村

協和村

三興村

孝威村

上四村

錦眾村

四結村

季新村

中興村

利澤村

五結村

成興村

福興村

 
  

  

季新村位於本鄉東岸,東濱太平洋,南接成興村,西隔冬山河與協和村、孝威村為鄰,北邊一樣依傍冬山河,與錦眾村隔岸相望,全村面積2.934平方公里。

  季新村名由來,為季水村與新店村合併時各取一字而來。本村範圍原屬清水庄,日治初期明治31年(1898),將清水庄分為新店、清水、流流社、加禮宛社、社尾、婆羅辛仔宛、埤仔尾、寶斗厝等,明治33年(1900)重新調整,將原清水庄分為頂清水及下清水二庄,頂清水下轄新店、清水、流流社、加禮宛社、社尾、婆羅辛仔宛,下清水下轄埤仔尾、寶斗厝。

  大正9年(1920)頂清水改為大字,下轄6處改為小字,光復初期,新店小字改為新店村,其他五小字合併為季水村,民國67年(1978)二村再次合併為季新村。

  冬山河緊鄰本村,緩緩流向太平洋,因此本村昔日舟楫往返,熱鬧非常,尤其加禮遠港船運為溪南大港,貨運集結,店面林立,相當繁榮,也帶動鄰近幾個村庄的興盛,然而隨著陸路交通的開發,水路交通沒落,本村商機也逐漸消失,只留下加禮宛港、清水、新店仔這些舊名讓人遙想當年河港市集熱鬧交易的景象,滄海桑田,引人唏噓。

  宜蘭原住民噶瑪蘭人喜愛傍水而居,冬山河繞經本村,噶瑪蘭族聚落尤其多,流流社、加禮宛社、婆羅辛仔宛等,雖然如今噶瑪蘭壯麗歌聲早已不再撼動山川,族人也大多漢化或移往他鄉,但流流社碩大繁茂的橄仔樹,依然是噶瑪蘭人的精神指標,指引族人返鄉尋根的途徑。

  新店仔:位於新店路,社尾的前端,早期因漢人在此集結成村,並開設新店舖,因而得名。另有一說為本區接近平埔族社婆羅辛仔宛,可能是漢人與平埔族人交易之地。本區原為清水通往利澤簡的路運中點,交通位置重要,但隨著鄰近濱海公路的開通而相對沒落。

  清水:位於冬山河下游河口處,清水大閘門南岸,季新村1-10鄰處,本區昔為沙洲地形,其間水質澄清,因而稱之為清水。冬山河可通航運時,本地正位於加禮宛港入口,因此貨運集結,商店林立,如土礱間、雜貨店等,相當繁榮,貨物依循加禮宛、利澤簡、埤頭(屬冬山鄉)、羅東等路線,將物品運往內陸地區。但隨著交通改變、船運的停駛而日見沒落。

  流流社:為噶瑪蘭族社,與婆羅辛仔宛應為同一系統。流流(Raorao)噶瑪蘭語有水沖或急流之意,應為該社頭目之名,根據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明治29年(1896)的調查,當時流流社僅餘平埔族人63名,目前則僅剩7、8戶人家尚保留平埔風俗。流流位於冬山河東岸堤防處,隔河與全省聞名的親水公園遙遙相望。社內數棵青翠高大的大葉山欖(當地習稱橄仔樹)是流流社最顯著的地標,此外,走訪其間依稀可見當年平埔族的特殊習俗、建築方式,是目前蘭陽地區平埔族部落保留較完整的地方,因而也成了許多噶瑪蘭族人尋根之地。流流社內目前依然保有一段冬山河的舊河道,引人思古幽情,遙想當年河道密佈、漁產豐富的純樸年代。根據地方耆老口述,流流社曾是本村經濟狀況最佳,房舍建築最優的村庄,居民還在利澤簡設立基督教堂。如今流流社內凋零沒落,正與對岸遊客如織、熱鬧無比的親水公園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
  加禮宛:又稱加禮遠(Karewan),噶瑪蘭語意指尖尾瑪瑙珠,有沙崙之意。位於冬山河下游南岸沙埔地,今濱海公路東側季水路上,季新社區活動中心附近,為噶瑪蘭族社地所在。本社與掃芴、奇武荖為東勢三大社,但因漢人入墾,生存空間受到脅迫,而於道光20年(1840)移往南方澳,後再移往花蓮新城的加禮宛平原,甚而台東加走灣一帶。根據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明治29年(1896)的調查,當時加禮宛分為上、下二社,平埔族人口各僅剩15、30人。原社地大部份已成漢人聚居地,主要為林、陳同姓聚落。根據沈葆楨開山情形疏上記載:「歧來平埔番,居鯉浪港(今花蓮美崙溪)北者曰:加禮宛、竹林、七結仔、武暖。談仔秉、謠歌,凡六者合稱加禮遠。」,疏上的加禮遠指今新城加禮宛平原。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人生存空間受漢人脅迫而移居於此。後來噶瑪蘭人因陳文禮事件再度遷徙,花蓮縣志有詳細記載,不在此贅述。但我們可藉由這些相同的舊地名追尋噶瑪蘭人遷徙的足跡,而噶瑪蘭人也由此回溯自己的故鄉。

  社尾:位於濱海公路西邊永安寺附近,靠冬山河岸處,本區聚落因位處噶瑪蘭族婆羅辛仔宛社的末端,因而稱之為社尾。根據噶瑪蘭廳志記載:婆羅辛仔宛設為泉籍承墾之地,漢佃依附該社集結而居,聚落正位於該社尾端,因而得名。光復初期,社尾經濟條件差,生活艱難,因此當地流傳一句俗諺:「嫁到社尾庄,燒草破粗糠」(註:意指生活困苦)。

  婆羅辛仔宛:位於社尾北方(冬山河與台二線之間),為噶瑪蘭族婆羅辛仔宛社社地所在,婆羅辛仔宛(Heburusinawan)原意為竹的意思。該社與加禮宛同族。根據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明治29年(1896)的調查,婆羅辛仔宛分為上、下二社,人口分別為57、31人,當時的頭目與加禮宛社同人,為獨蚊高德武(Ttokvankoant?kvn),如今本地與流流社相同,只有幾戶人家尚保留平埔風俗,大部分都以漢化或遷離。

  佛祖廟:位於季水路上,仙水寺(養鴨中心前)附近的集村聚落。創建於清咸豐年間的仙水寺,主祀觀音佛祖,因此居民稱附近地區為佛祖廟。

  崩崁仔彎:位於濱海公路西側,因位於冬山河道曲流地形的凹坡,水流衝擊造成坡度較陡,似崩崖地,因而稱之為崩崁仔彎。日治初期,林大北曾在此與日人發生戰鬥,後為日人攻下,而林大北則領隊回大旗尾。

 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