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選單開關

:::

養鴨博士與鴨子們

列印[另開新視窗]

從放牧到圈牧

  從前在鄰近冬山河下游的成興、下福、利澤簡、孝威等庄,是五結鄉養鴨人家較多的地方,由於當時還未有一系列現代化的養鴨技術出現,因而養鴨多半只能充當農暇時的副業。

  在人力和時間有限,再加上飼料來源短缺的情況下,養鴨人在「窮則變,變則通」的窘境中,發展出一套名為「逃冬」的放養法;這種近似放牧的方式是在收完早稻和晚稻之後,將鴨仔(約生出兩、三星期大)趕到剛收割完的稻田中去吃殘餘和散落在地上的稻碎仔,除此之外,田裡的一些小蟲子以及田邊水溝中的小魚蝦,也成了天賜的美食。當然嘍,農人提供了鴨仔們寬闊的空間且包吃包住,鴨仔們于不忘予以「吃在斯,拉在斯」的「肥」報。就這樣,養鴨人將鴨仔一片趕過一片田,而鴨仔們所留下的好禮也肥沃了土地。

  座落於五結鄉季水村季水路的「養鴨中心」不但是全國唯一一處以「鴨子」為研究主題的機構,其三十多年來的研發成果也讓這個養鴨園地,除了是鴨農最佳的解惑之地,更甚而使台灣的「鴨子經驗」躍上國際舞台成了國際間心得交流和分享的場所。

  如此自然的依存關係維持了數十載後,仍究在不敷人力成本,以及養鴨數量難以突破的經濟瓶頸下,漸漸被現代化的圈養方式所取代。於是乎養鴨人的鴨子從一、二佰雙變成上千隻,趕著鴨子田裡去的辛勞也轉換成灑著粒裝飼料的舉手之勞,終於,養鴨人是「養」鴨人,而不必「牧」鴨了。

  五結鄉的「養鴨中心」全名為「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」,創立於民國五十七年,數十年來的研究成果,不但提供了鴨農們從「逃冬」的舊式放牧法,改為最新圈牧法的一些最新資訊,同時不同訴求,如取蛋用的「蛋鴨」,嚐肉用的「肉鴨」,抽羽用的「羽毛鴨」進行改良和配對的工作,以便讓養鴨人有更佳的選擇,可別小看這些讓外行人只瞧出「環肥燕廋」之別的鴨子們,牠們不只是所裡從事鴨子品系改良的研究人員多年的育種結晶,其中經改良過的白色菜鴨更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品系,且在經過長期的選拔和觀察後,在民國七十四年正式由農林廳命名為「宜蘭白鴨-台畜一號」。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