協和村位於本鄉東南方,東隔季新村、利澤村,西對五結村,南與冬山鄉相鄰,北接孝威村,全村面積3.515平方公里。範圍包括中一結庄、大埔庄及鼎橄社三部份,直到民國光復後,將二庄、一社合併成一村,並改名為協和村,希冀三區人民能「協」力相助、「和」平相處,共同開創新局之意。
冬山河流經本村,因此村民聚落大都沿著河畔興建,水田也遍佈全村,居民以務農為業,民國83年(1994)冬山河親水公園正式開放入園,帶來一波波的觀光人潮,不僅打響宜蘭的名聲,也帶動本村的開發,如今村內現代大樓四處林立,甚至觀光飯店也進駐於此,現代化的建築,熱鬧的人潮,恰與鄰近的大埔石板橋樸拙、幽靜的懷舊氣氛成鮮明對比。
根據文獻資料記載,東勢共有16個平埔族社,本村的鼎橄社即為其一,雖然現今噶瑪蘭人大都隱沒在漢人族群中,不留痕跡,但舊地名正無聲地為他們作見證。另外大埔石板橋依然靜靜地杵立原處,同樣無聲地刻劃下歷史的軌跡。
鼎橄社:又稱打朗巷、達魯安、打那岸、打那軒,屬噶瑪蘭族打朗巷社,可能因音譯的訛傳變成鼎橄社(打朗巷Hetazuoan,噶瑪蘭語,原意為姓名—重修台灣省志)。原址位於五結中路西側、協和路二側,居民以陳、朱、馮、賴姓為主。開蘭之初,該社約有50戶人家,因漢人入墾,生存空間受到威脅而遷徙他處,清道光20年(1840)部分族人與加禮宛社人移往花蓮,咸豐年間部分遷至加禮宛舊社址,其餘大部分移至叭哩沙喃(今三星鄉),原社地已成漢庄。根據噶瑪蘭廳志記載:「鼎橄社溪,在廳治(宜蘭市)東南20公里鼎橄社之溪平陽中,以社得名。」台灣番社記略中提出「蕃所聚之處曰社」,同時『鼎橄社』地名也曾多次出現在水利調查的契約文書中,文中多言番界番田,可見其確為平埔族社,但早為漢人入墾,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明治29年來宜蘭踏查平埔族群情況時,並未提到本處,可見當時本地早已成為純粹的漢庄。 但根據當地耆老流傳的說法:鼎橄的由來是因水道流至本處,形成曲流,形似鼎蓋,因而稱為鼎橄,以形得名。
大埔:位於孝威南路東側,大埔排水線旁,居民以林、謝二姓為主。本區因地勢極低,原為未開墾的廣大荒埔,因而稱之為大埔。當地耆老口傳,開墾初期,排水良好的區域,先後被人開墾,最後僅剩排水較差的低地未開墾,自然形成一片荒埔地,因此得名。位於協和中路成安宮旁大埔排水線上有座永安橋,該橋於民國87年指定為縣定古蹟,根據原立於橋旁石碑文記載,永安橋原為木橋,且無名號,後因日久腐朽,為求橋體歷久常新,並祈事事坦順,當地居民遂於光緒7年(1881)興捐集資,重建成石橋,並以「永安」為名。石板橋西南側有座渡船口,可行『駁仔』(手划船,形似傳統龍舟),輸運米榖雜貨,往來於內陸平原與利澤簡之間。同時與永安橋相連的產業道路,早期為噶瑪蘭廳治(宜蘭市)通往蘇澳的通道之一,也是三星、二結通往利澤簡必經橋樑,為蘭陽平原南北通路上一個重要的交通設施。另外碑文上記載,捐款人包括宜蘭富商李及西等名人,因之也可由此推測本區與宜蘭鄉紳有密切關係,更可見其重要性,永安石板橋,當地居民習稱大埔橋,又稱三板橋,因橋座為三塊石版所組成,由於歷時久遠,光復後一連串的農地重劃,使得永安橋橋體本身與周遭環境早已改變,宜蘭縣政府為保存古蹟原有的樣貌並配合社區營造規劃,於民國88年(1999)初進行大埔橋修護與地景保存工程,歷經10個月的努力,如今不僅還原石板橋樸拙原貌,周遭秀麗景致,恬靜的田園風光更成了鄉民思古幽情、假日踏青的好去處。大埔橋旁成安宮,奉祀開台聖王鄭成功,為光緒19年(1893)建成。廟旁有間樸拙的民房,與石板橋四周景致相映成趣。
中一結:位於協和北路段景德宮附近地帶,居民以林姓為主。地名與所有『結』的地名相同,與當時開墾制度有關。頂、中、下指所在的區位,一說與水流方向及地形高低有關,另一說為開發先後的順序,頂指先開發者,下即後開發者。本區地勢低落,居民以務農為業,景觀聚落為散村型態。
六合底:位於協和北路,根據當地住民林姓後代敘述,其先祖育有6子,並共同居住於此,彼此和樂相處,因而稱為六合底。林姓家族昔日經營船舶和大陸通商往來,家境富裕,相傳林家祖厝佔地廣闊,連稻埕面積合計近一甲地。後來其中一名子弟還曾到大陸習武,並選上武秀才,獲贈二顆考試用的石頭及其他獎賞,返鄉後因遭人檢舉為土匪,家當因此燒毀,家道中落,如今只餘武秀才的2顆石頭為當年作見證。
青仔地:位於協和路段,親水公園堤岸司令台對面,昔日為冬山河畔的荒埔地,居民以葉、林二姓居多。青仔地地名由來已不可考,有說是因種植檳榔樹,俗稱青仔,所以稱之為青仔地,也有另一說是因當地種植豆青(綠肥的一種),故稱之,但也有人全盤否定以上說法,認為當地未曾種植過檳榔或豆青,地名的由來則與鄰近的平埔族社有關。
蕃仔溝:指今大埔排水線,昔稱鼎橄社圳,因圳水源自平埔族社鼎橄社田寮邊,所有權屬婆羅辛仔宛,當地漢人俗稱蕃仔溝。根據噶瑪蘭廳志記載:「鼎橄社溪,在廳治東南20里鼎橄社之西平陽中,四水匯合,由打那岸鼎橄社東南合加禮遠港入海,以社得名。」同時水利調查書記載鼎橄社圳位於鼎橄社庄旁,灌溉區域包括大埔庄、過港仔。又契約書中也記載,「婆羅辛仔宛社原有一水埤,位於鼎橄社田寮旁,灌溉該社蕃田,因屢被漢人堀毀,嘉慶16年,乃託泉籍總理張致遠代出工修葺。」(埤圳調查)而當地居民也認為本圳溝與附近土地原為平埔族人所開發,產權原屬平埔族人,漢人稱平埔族為化番,故稱此溪為番仔溝。
公館:林本源田租聚集此地設立租館,因而稱之為公館,日治初期林大北率眾抗日,遭日人追捕,本區也因此遭到焚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