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選單開關

:::

福興村

列印[另開新視窗]

五結鄉鄉行政區域

鎮安村

大吉村

二結村

協和村

三興村

孝威村

上四村

錦眾村

四結村

季新村

中興村

利澤村

五結村

成興村

福興村

 
  

  

福興村位於本鄉西南方,東、北接五結村,西為四結村,南與羅東鎮相鄰,全村面積2.1723平方公里。主要範圍包括掃笏社和部份的頂五結庄。日治時期明治33年將頂五結庄及掃笏社合併為頂五結庄,民國38年(1949)台灣光復後,頂五結分為中福、興盛、國民三村,民國67年(1978)重新調整行政區域,國民與五結合併為五結村,中福、興盛也經二村同意、合併為一村,福興二字則由中福與興盛二村各取一字而來。

  本村轄內的掃笏社原是噶瑪蘭族社,相傳與泰雅族關係密切,故民風甚為悍猛,但與其他噶瑪蘭族社一樣,經過多次遷移,早已不見其族人蹤跡,或許早已在花蓮落地生根,也或許隱身在漢人群中,徒留地名引人懷思。

  另外頂五結庄內有姓黃底、姓張仔底及姓藍仔底等許多同姓集村聚落,與當地開發史息息相關。正勉堂與藍姓家族關係匪淺,張姓與黃姓也都是當地望族,尤其黃姓家族後代於中福路上所建築的黃純善祠堂,規模宏偉,更成了本村醒目地標。

  圓孔頭:位於興盛路通往羅東大同路地下道的彎道處(宜19-1線與196線交會處),萬長春圳四結支圳流經之處,因水流穿過道路需埋設涵洞,而於下水道處呈一圓孔,根據地方耆老描述,本涵洞非常大,一般涵洞均約2尺寬,此涵洞約45尺寬,成一顯著地標,因而得名,本涵洞原為五結鄉與羅東鎮界址,如今涵洞早已淹沒在現代道路之中,不見其龐大身影。

  掃笏社:又稱沙豁沙豁,屬於噶瑪蘭族掃笏社之所在地,位於宜19-1線正勉橋附近,掃笏(Hesautu)噶瑪蘭語為喊叫傷腳地之意(續台灣省通志)。相傳掃笏社與泰雅族關係密切,故民風甚為悍猛,(台灣政治-種族-地名沿革)昔與加禮遠、奇武荖為東勢(溪南)三大社。日治初期,根據日人伊能嘉矩於明治29年的踏查,掃笏社當時分為上、中、下三社,屬於二結堡,人口分別為50人、64人、46人,人數不多,相對地平埔族文化也逐漸流失中,如今更是不見平埔族人的蹤跡。本區另有一姓藍底的漢人聚落,位於正勉堂附近,根據藍姓後代口述,正勉堂為藍姓祖先從唐山請靈而來,原設於藍姓祖厝內,後經過多次搬移,最後遷至現址。居民以藍、黃、楊為主姓,由此可知本區同姓聚落情形顯著。

  擋門:位於掃芴社前方,因灌溉水圳流經在此設調節水門,控制流量,當地居民俗稱擋門。

  沙仔田:沿掃芴社往羅東方向前行之農田區,因地質屬沙質地,因而得名。當地耆老描述,該處沙質深厚,即使下挖二尺深,依然沙多土少,因此稻作不受肥,耕作辛苦。昔日沙仔田道路泥濘,尤其雨後,牛隻來此路邊餤草,路面經過軀體龐大的牛隻踩踏過後,更加泥濘不堪,常使人深陷其中,弄得混身是泥。如今道路全面舖設柏油,已不見如此農趣的畫面。

  濫溝:位於今中福路段,因大圳溝分支灌溉圳道流經協和路段大埔尾,水流緩慢易帶泥沙,故稱之為濫溝。

  田尾:在濫溝的末端處,即中福南路尾端,當地居民習稱田尾,意指灌溉區尾端的稻田,耆老也說是因到本地段則無路可走,因而稱作田尾,雖然二者間解釋有些差異,但都指出本區是位處於邊陲地帶。

  頂五結:頂五結係位於五結庄高水位區,泛指本村四結排水線以南地區,本區除最初開墾的集村聚落(指今鄉公所附近所在地)以外,大部分屬於福興村範圍。居民以黃、張為主姓,自然形成同姓聚落,如姓張仔底、姓黃仔底,居民皆道黃、張二姓出能人,是當地有名望的家族,其中黃姓家族族氏更為龐大,遍佈全省,其族氏為感念先人恩澤,於昭和11年(1963),位中福路上創建黃氏純善堂,前後歷經4次翻修,現採中國式建築,廟地佔地廣闊,規模宏偉,不僅成了本村顯著的地標外,從黃氏家廟祭祀公業的運作上,也可看到漢人慎終追遠的傳統精神及濃厚的宗族觀念。

  先祖來台三世紀 披荊斬棘定丕基,六子繁衍已十世 遍佈全省業孜孜;

  白石湖內發祥處 土牆茅葺即故居,考妣墳塋今猶在 長留後裔記追思。

  這首詩為黃氏後代所描寫,雖是紀念其先祖並留給後代追思的家詩,但詩中描寫的情景卻可作為漢人來台墾荒,篳路藍縷開創績業,繼而開枝散葉的最佳寫照。

close